<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进入爱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_Microsoft 365家庭版_365bet手机网站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国资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国资动态 > 国资动态

        今年,我市将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更新时间:2020-04-24 11:25:21点击次数:1446次

        日前,在位于高新区的洛阳高新四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一块块闪着金属光泽的钼靶材相继下线,即将发往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内外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第六代AMOLED面板宽幅一体钼靶市场,此前曾是进口产品的天下。洛阳高新四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率先推出国产同类产品,成功坐稳市场占有率“头把交椅”,成为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9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11.4%,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产业发展凸显“新”气象。这份“成绩单”,是我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体现。

        新兴产业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体现新兴科技和产业的深度融合。近年,我市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产业培育,我市以重大专项引领产业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瞄准产业谋划,我市以开放招商强化战略合作,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精准招商;打造产业集群,我市以园区建设带动产业集聚,突出优势、整合资源、握指成拳,实现集群集聚效应最大化……

        如今,在洛阳新的产业版图中,许多高技术、高附加值、顺应转型升级趋势的新产业,已成长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亮点频现——

        依托中信重工、一拖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借助轴研所、鸿元轴承、德平科技等一批“隐形冠军”企业的支撑提升功能,我市当前已培育出矿山救援机器人、消防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管道焊接机器人、智能成套矿山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等多种优势产品。

        大数据产业活力迸发——

        目前,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已初步形成“一园六区”的发展格局,聚集千余家大数据企业,从业人员5.1万余名,成为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的重要承载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

        银隆新能源专用车和客车已开始批量化生产。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建成后,将使我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取得历史性突破。

        新材料产业独具特色——

        目前,在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高性能耐火及先进陶瓷材料、功能玻璃与化学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方面,我市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去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3家,新建创新平台(载体)302个。其中,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我市14个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引进企业180余家,引进培育高端人才600余名,进一步激发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活力。

        随着全球制造业进入新一轮技术升级周期,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须抢抓新的产业“风口”,培育更多新动能。今年,我市将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巩固提升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石化、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传感器、环保装备、汽车电子、新型显示、新一代人工智能、5G应用等新兴产业,加快构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数据看亮点

        ● 2019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11.4%,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 2019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3家,新建创新平台(载体)302个,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孵化引进企业180余家,引进培育高端人才600余名。

        (编辑:hengkaikeji)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