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局全面深化拓展“六文明”系列活动动员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六文明”系列活动动员大会,主要目的就是要全面安排部署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以下简称“六文明”)进机关活动,以“六文明”工作推动机关事务各项工作整体提升。在此,我们号召全局干部职工,要振奋精神,积极行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到“六文明”活动之中,为促进机关事务发展和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下面,结合我局实际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开展“六文明”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六文明”工作是一个单位社会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单位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全体干部职工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业务水平、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凝聚人心、激发斗志、营造氛围的重要工程;是提高工作执行力、提升单位形象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局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展“六文明”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展“六文明”活动是提高工作水平的需要。开展“六文明”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也是一个非常高的目标,更是做好新形势下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助推器”。

          2、开展“六文明”活动是推动工作创新的需要。对新形势有新举措,对新问题有新办法,对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及时更新,对不合时宜的工作方法及时改进,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实现领导、市直单位、公务人员“三个满意”。

          3、开展“六文明”活动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需要。机关事务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多年来,我们始终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当前,局党组班子驾驭全局、统筹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作风、形象不断提高,然而仍不能满足机关事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此,要以开展“六文明”活动为抓手,以作风建设破题开路,调适工作思路,调整工作状态,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营造主动作为的工作氛围,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体现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改进机关作风,强内功、塑形象,才能保证和促进各项建设工作的全面完成,加快建设事业的发展步伐。

          4、开展“六文明”活动是涵养文明素质的需要。开展“六文明”活动的实质和真谛,就在于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塑造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适应,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的合格干部。

          5、开展“六文明”活动是构建和谐机关的需要。只要我们认真按照开展“六文明”工作的要求,坚持“务实创新、简便易行、持续高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单位文明创建工作,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就一定能够形成共同构建和谐机关强大力量。

          6、开展“六文明”活动是巩固发展文明创建成果的需要 。近年来,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局的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多年来,我局分别荣获市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各类硬件和软件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双丰收”。然而,文明无止境,文明创建没有终点,我们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甚至固步自封。值得欣慰的是,过往的创建工作已经为我们继续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不辱使命,接过开展“六文明”活动这根接力棒,继续朝着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追求迈进。

          二、明确标准,充分把握开展“六文明”活动的总体要求

          “六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作,涉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怎么才能做到、做好、做实六个文明,需要我们认真明确内容、充分把握标准:

          1、文明服务。要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围绕服务型机关建设,制定一套文明服务行为规范,出台一系列便民措施,制定便于服务对象反馈服务评价的措施、机制,并做到上墙入网,便于群众监督;要组织开展岗位学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活动;要积极开展“文明科室、文明标兵、文明家庭”活动;倡导文明办公、友善服务,戒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争创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争创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在各个科室开展文明使者友善服务、推广文明用语、创建“雷锋岗”活动;实施首问负责制、承诺服务、限时办结、一站式办理、制作办事明白卡,并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推进电子政务,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功能,真正便民利民;要畅通群众监督、投诉渠道,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在全局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通过明察暗访、群众评议等,督促业务科室正确履职,规范服务,优质服务。

          2、文明执法。针对机关事务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况,文明执法主要是依法行政,即围绕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以及节能减排、车辆管理、房产管理等事项开展贯彻落实工作。要制定一套文明依法行政行为规范,持续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依法行政理念,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真正明确依法行政就是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职责;公开依法行政清单,规范依法行政流程,实现管理公开、程序公开、服务公开;要依法履职。严格按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公平公正;要强化监督,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有效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构建监督体系;要严格问责,坚决纠正简单粗暴、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推诿扯皮、刁难群众等不文明依法行政行为。

          3、文明经营。在文明经营工作方面,应主要围绕机关餐厅、会展经济、物品采购等方面展开。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市场主体的道德素质、诚信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培养市场主体“守法经营理念”、“文明经营意识”、“诚信经营责任”;要发放“文明经营”礼仪知识宣传单,帮助经营主体全面掌握“文明经营”的礼仪知识和基本要求;扎实开展“诚实劳动、诚信经营”活动,树立文明诚信经营先进典型,组织开展文明诚信单位评选,设立文明经营“红黑榜”,建立文明经营示范单位的明显标志,定期发布诚信和不诚信信息;适时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曝光“违法、违规、失信”行为,提高其失信违法成本,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

          4、文明交通。要通过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文明出行我承诺”、“文明行车从我做起”、“文明乘车从我做起”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文明交通意识,养成文明交通行为习惯,推动形成畅通和谐的交通秩序,提升单位整体文明形象。重点开展以下四项活动:一是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即: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远光灯;行人、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车辆过街遵守信号指示等文明交通行为。二是摈弃“六大交通陋习”。即:自觉告别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带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等交通陋习。三是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即:坚决抵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载等危险驾驶行为。四是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在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5、文明旅游。要加强机关工作人员文明休闲旅游教育和引导,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共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动指南》,强化文明出游意识;要围绕“关爱自然,文明旅游”的主题,倡导“十大文明旅游行动”:即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低碳旅游、讲究以礼待人、注重消防安全、倡导健康娱乐、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等文明行为。摈弃“十大旅游陋习”:即乱写乱画、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集体行动缺乏时间观念、污言秽语打架斗殴、乱扔废弃物、大声喧哗、践踏草坪、乱采花果、用酒店毛巾擦鞋、不守秩序乱插队等旅游陋习。

          6、文明餐桌。要开展文明餐桌活动,教育全体人员倡导“节约用餐、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树立文明用餐、节俭消费良好氛围。要在餐厅内显眼位置和餐桌上设置体现“文明用餐、节俭用餐,小餐桌、大文明,倡导节约、文明用餐,成由勤俭败由奢,不剩饭、不剩菜,杜绝浪费、从我做起”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标语。制作并向广大机关食堂就餐者发放文明用餐倡议书:一要合理点餐,文明就餐。点餐时合理搭配菜品,“合理饮食,文明用餐”,做到“不剩菜,不剩饭”;普及餐桌礼仪,倡导用餐时不抽烟,用餐时不大声喧哗等;倡导“民以食为天,用餐礼为先”的文明餐桌礼仪,营造文明就餐环境。二要倡导节约,绿色消费。科学打包,避免浪费。坚持使用合格的餐具、食用油和其他原辅材料。不用一次性餐具,提高原材料使用率,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三要提倡安全,适度饮酒。提倡安全用餐,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需要饮酒的场合,提倡适度饮酒。

          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六文明”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持续推进“六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它是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重要工作,是文明单位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涵盖内容多、涉及面广,我们要按照“主动作为、敢于创新、善抓落实”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强化责任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突出活动主题,搞好宣传引导。“六个文明”内容多、涉及广、要求高、难度大,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尤为重要。要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把“六个文明”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讲清楚,最大程度凝聚我们对“六个文明”的共识,引导所有同志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努力营造“六文明”浓厚氛围。特别要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的方式方法,在宣传教育引导、文明习惯养成等方面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手段、新平台推动工作,使活动开展的更有操作性、实效性,使活动开展的既有丰富内涵,又让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把“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要求贯穿到机关文化建设当中,使“六文明”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追求和行动。

          2、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六个文明工作,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目标要求、推进措施、参与主体等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既要注意分线安排、分头落实,更要注意统筹安排、整体推进。首先是相互结合。六个文明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又有机统一,共同为最终达到“六个文明”的目标服务。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六个文明”的过程中,要统筹起来,而不能割裂开来。做到既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各有进度,又统筹安排、统筹指挥、统筹衔接、统筹调度,不能搞成“六张皮”。其次是整体推进。“六个文明”的测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有硬件方面的指标,也有软件方面的指标,既有定性的指标、也有定量的指标,但它们都是硬指标、硬要求、硬任务,每一项都不能落下,无论哪个指标了问题,整个创建工作都会受到牵累。再者是融入工作。“六个文明”与中心工作不是互相独立的,更不是互相对立的,绝不能“单兵突击”,只有融入到实际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增强实效。所以“六个文明”建设必须统一于机关事务发展的大局,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形成整体联动效应。

          3、夯实责任,细化任务。各部门要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工作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对于重视不够、创建不力、效果不佳的单位,要及时通报、及时督办、及时纠正。

          4、健全文明规范,强化管理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素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靠教育,也要靠管理。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根据“六文明”活动要求,制定一批文明公约、文明规范等长效机制,广泛宣传普及,严格进行落实,并做到上墙入网,促进全体干部职工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5、严格督查,实行问责。“六文明”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任务十分艰巨,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实行严格督查、严格问责,尺度不能松,标准不能降。切实做到创建工作进行到哪里,督查问责就跟进到哪里。对在“六文明”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6、齐抓共管,形成全力。我们每位干部职工都是“六文明”的推动者、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也是最终的受益者。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把推动“六个文明”工作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同心协力推进。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从细节做起,带头践行文明礼仪,带头培养文明习惯,以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倡导文明、弘扬新风。需要上下级之间、领导成员之间分工负责的事,要自觉补台、无缝对接;需要各个部门协同解决的事项,要积极主动、密切配合;需要全局“一盘棋”共同完成任务,要齐抓共管、各尽其责,确保“六个文明”工作顺序推进。

          同志们,开展“六文明”主题系列活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开展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为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务实发展凝聚精神力量,为积极推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的稳步开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