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本网站支持IPV6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通知公告  /  新闻详情

        深刻认识非法集资危害 依法正确表达个人诉求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5-09-17 09:25 浏览次数:141次 分享: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持续深入推动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依法查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全力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近日,就工作开展情况、如何防范非法集资以及遭遇损失依法维权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处非领导小组有关领导。

        : 今年,市委、市政府加大打击非法集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您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答:对非法集资活动的防范、打击和处置,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今年,面对新的工作形势和非法集资活动的新特点,我市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经常听取研究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情况。我市成立专门的处非工作督查组,加强对各单位履职情况的督查,严查公务人员组织、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同时,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了资产处置指导小组,积极协调、推动资产处置工作。二是深入排查,防控风险。在全市集中组织对投资、担保等非法集资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排查,并探索将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范畴,调动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开展风险监测和预警工作,先后排查掌握了一批涉嫌非法集资的问题企业,提前介入,分类做好风险化解和立案查处工作。三是依法办案,注重效果。在查处非法集资活动过程中,我市重视协调和配合,针对不同案件的不同特点,因案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一些重大复杂的案件及时进行会诊研究,切实提高办案效率。在案件办理期间,注重执法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三统一”。一方面,持续抓好打击非法集资经济犯罪集中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全市通过查处曝光一批案件,集中兑付一批案件,依法审结一批案件,有效推动工作,震慑了犯罪;另一方面,坚持抓捕嫌疑人和控制涉案财物并重,最大限度追缴、查扣涉案资金和资产,为群众挽回损失。四是广泛宣传,加强预防。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从源头遏制非法集资的有效措施。今年春节前,在全市开展了广场宣传、电视宣传等6项专题宣传活动,通过户外电子屏、条幅和展板,普及宣传金融风险知识;以“身边非法集资”为主题制作系列漫画,深入社区广泛张贴;同时,选取信昌源等部分本地典型案件制作成法制栏目,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自觉远离非法集资。

        问:非法集资的危害有哪些?群众又应当如何防范呢?

        答:非法集资活动造成的社会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使参与集资人员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发案企业或犯罪分子集资资金主要用于个人挥霍、向群众支付高息、对外放贷以及投资项目,投资项目失败和价值缩水、贷款企业违约等因素,都会导致非法集资企业资金链断裂,致使参与集资人员的资金难以收回,严重者甚至倾家荡产、血本无归。目前,从我市已立非法集资案件情况看,兑付比例大多不超过20%,这对一些动用养老金、购房款进行“投资”的群众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二是严重扰乱经济秩序,恶化金融生态环境,破坏地区发展活力。非法集资活动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大量吸收社会资金,一定程度上促使正常的民间借贷出现“高利化”。期间,一些犯罪分子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群众资金或者套取银行信贷资金,大肆挥霍、恶意转移,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使银行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三是破坏社会稳定和谐。为增强群众信任感,更快募集资金,非法集资组织者往往打着“政府批准”、“政策支持”的旗号进行虚假宣传,私下却组织开展违法活动,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同时,由于非法集资往往涉及资金规模较大、参与人数众多,问题暴露后,又面临处置周期长、难度大和资金兑付比例低的现实情况,容易引发大量社会治安问题,甚至诱发群体性事件。

        为保护自己和家庭的财产安全,广大群众日常要主动学习相关的金融风险知识,抵制高息诱惑,有效识别、自觉远离非法集资活动。需要提醒的是,当前我市非法集资问题已经涉及到投资、担保、房地产、商贸、黄金珠宝销售、机械制造、农业养殖和种植等多个领域,表现形式多样、犯罪手法层出不穷,在出借资金和投资时,要提高风险意识,谨慎选择投资渠道。投资过程中,既要考察有关企业是否合法注册,了解清楚其批准的经营范围,也要分析其承诺的高额回报是否合理,更要考察其吸收资金行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律规定,不要被其耀眼的招牌、诱人的项目、亲情友情,特别是资金实力和高额的注册资本所迷惑。目前,我市可以开展投资理财业务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这些取得金融牌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他通过群发短信、电话推销,在路边、商场等公共场所摆摊设点散发传单,以及亲戚朋友介绍等方式进行投资理财宣传的行为都是极不靠谱的,大家一定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问:参与非法集资财产遭受损失后,应当如何依法维权?

        答:为了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减少财产损失,集资参与人员一旦遇到企业无力偿付本金的情况,或者发觉自己可能参与了非法集资时,应第一时间向辖区公安机关报案,登记债权,提供案件线索。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要充分信任政府,抵制各类传闻和谣言,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案件处置工作。如果希望了解案件查处的最新进展,可以到辖区处非办和专案组咨询,确实有信访诉求需要表达时,还可以逐级到信访部门反映。切记不要被别有用心之人煽动、利用,采取堵路堵门、串联集会、聚众闹事等违法行为,为表达个人诉求,而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这样不但错上加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如果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还会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信访条例》,受到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前,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正在召开,希望广大群众理解、支持、配合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从保护洛阳对外形象、维护家乡声誉出发,依法正确表达个人诉求,主动抵制非法集资、堵门堵路、恶意串联、聚众闹事等违法犯罪行为,共同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促进我市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