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_Microsoft 365家庭版_365bet手机网站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实施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加强街道门楼户牌建设的通知
洛政办〔2018〕4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基础工作水平,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安部及省、市地名管理有关规定,根据《河南省公安厅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实施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和门楼牌换发工作的意见》(豫公通〔2017〕31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市实施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加强街道门楼户牌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切实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以“尊重历史、科学设置、统一规范、方便群众”为原则,实施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加强街道门楼户牌建设,逐步建立以“地”为关键词的人、事、物的链接,实现地址信息智能化、信息化和科技化管理,为群众生产、生活、工作等提供更加精准便利的地址信息服务。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对地址命名和门楼牌进行清理整顿,对全市实有房屋进行标准地址编码,建设全市统一的标准地址信息库,推进二维码实体门牌换装工作,建立健全标准地址信息化建设和门楼牌管理工作机制。
1. 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地址信息库。根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和《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6号),统一地址数据编制标准,制定全市标准地址编制规范,实行地址唯一性编号,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地址库;统一地址归口管理,完成地址清理核对采集,解决地址“重、错、漏”问题;统一提供标准地址接口服务,向社会提供栅格地图、空间查询、地址查询、地址匹配、智能搜索等接口服务,政府各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调用标准地址库相关信息,逐步实现标准地址的唯一性。
2. 推广二维码技术在标准地址库和门楼牌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二维码一码多读等特点,将地址唯一性编码对应生成地址二维码,在实体门牌中添加地址二维码图案,升级为二维码门牌,实现移动智能终端的自动识读、接入应用。现有建筑物和今后新增建筑物统一换发或安装二维码实体门楼牌。
3. 实现政府部门间工作协同和社会信息共享。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间以标准地址为基础的工作协同和社会信息共享机制。公安、民政部门要加强与国土、住建、房管、规划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提早介入城区规划、楼房建设,及时命名地名,事先编制地址、分配门楼牌号;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供水、供电、燃气、供暖、电信等企事业单位要依托标准地址和二维码门楼牌,开展各自系统的信息化应用。通过标准地址信息化建设,强化政府部门间的工作协同,实现有房就有地址、有地址就有门楼牌、有门楼牌就有信息化应用、有信息化应用就有政府部门间的社会信息共享。
4. 提供精细化便民利民服务。以统一的标准地址库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搭建地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满足公安、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需求,并接入能够满足社会和居民需求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基于目标地址、目标房屋的各类便民利民服务。
三、组织架构
市政府建立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和门楼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定期召集会议,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督促指导工作落实。市政府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市长为召集人,市政府分管公安、民政工作的副秘书长为副召集人,成员单位由市综治办、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管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信息中心等部门组成。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市公安局分管治安工作的副局长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工作协调、会议组织、监督考核等工作。各县(市、区)、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详细制定工作方案,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四、职责分工
按照“政府主导,公安、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全力推进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和门楼牌换发工作。各相关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如下:
市综治办:负责推进基于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的社会化采集工作;推进标准地址库信息资源和二维码门牌在本部门的信息化应用。
市发改委:负责协调标准地址信息库在市电子政务云平台部署以及与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指导建立保障数据源头唯一性、准确性的信息共享更新机制和标准地址信息库安全管理机制。
市政府信息中心:负责标准地址信息库在市电子政务云平台部署以及与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会同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共同建立保障数据源头唯一性、准确性的信息共享更新机制和标准地址信息库安全管理机制。
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对全市地址信息进行清理、核对和标准化采集、录入;在警综平台框架内建设基于二维码技术应用的全市标准地址信息库;利用信息化技术自动生成同标准地址一一对应的二维码;督导考核二维码门楼牌换发工作;推进标准地址库信息资源和二维码门牌在本部门的信息化应用;会同市民政局制定《二维码实体门楼牌制作标准》。
市民政局:依据《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组织各级民政部门,对全市现有街道(路、巷)、住宅小区、大型建筑物等地名地址进行梳理;根据有关地名管理法规,对各地现存的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筛查,并进行标准化处理,解决一地多名、重名、无名等问题;指导推进二维码门楼牌换发工作;推进标准地址信息库建设;推进标准地址信息资源和二维码门牌的开放共享及信息化应用;在市发改、公安、行政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做好标准地址信息库在市电子政务云平台的部署,以及与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工作。
市财政局:将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和门楼牌换发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年度预算;负责保障全市标准地址信息库的建设和维护经费;负责城市区道路两边二维码门牌的统计、制作、安装和维护经费;负责制定公安机关配发社区民警、辅警信息采录终端的经费保障机制。
市规划局:强化同民政、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将标准地址编制和二维码门楼牌管理工作提早纳入城市规划,确保地名命名、地址编制、门楼牌分配等工作及时准确。
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爱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_Microsoft 365家庭版_365bet手机网站“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标准地址应用协调;推进标准地址库信息资源和二维码门牌在政府各部门中的共享和行业应用。
市国土、住建等部门:加强同民政、公安等部门的联系沟通,按照标准地址编制要求,清理核查本部门采集、录入、使用的地址信息,使所有地址信息都同标准地址信息库保持一致,确保地址信息使用规范统一;加快实现本部门信息与市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关联共享,推进标准地址库信息资源和二维码门牌在本部门的行业应用。
各县(市、区)政府:各城市区负责保障本辖区楼牌、单元牌、户牌的统计、制作、安装和维护;各县(市、吉利区)负责本辖区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和门楼牌换发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科技引领,切实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标准地址是通过制定科学的地址命名标准和编制规范,对实有房屋进行的“类身份证号”式的房屋编码。二维码管理是在传统门牌上新增一个二维码,通过引入二维码技术和手机客户端技术获得地址定位信息及相关服务信息,实现“有房就有址、有址要有牌、有牌可应用”。标准地址是重要的社会基础公共资源,随着我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地”为关键词使各项数据进行碰撞、整合、融合、交换,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可以有效提升我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着眼长远,树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理念,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公共服务的精细化、科技化和智能化水平。
(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真正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将实施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加强门楼牌建设工作作为创新行政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抽调精干力量,建立健全有力的工作机构,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积极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尽职尽责,扎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强化部门间横向、纵向的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加快落实标准地址的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一应用。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地名命名、地址编制、门牌发放、地址应用等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为全面应用标准地址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保障。国土、住建等部门要制定因地址变更引发的大规模证(照)变更、换发的应对机制,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三)强化宣传、大力推进,广泛营造社会氛围。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和门楼牌换发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内部学习,通过学习讨论、专题讲座、开办培训班等形式,全面把握、精确解读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沟通,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广泛宣传,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201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