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办事等服务职能,加快建设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洛阳都市圈建设提供便捷高效、“一站式”的法律服务。
2.做好重点群体法律援助工作
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军属等重点群体申请法律援助的,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办理。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500件,提供法律咨询45000人次。
3.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
贯彻落实《爱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_Microsoft 365家庭版_365bet手机网站服务型行政执法实施办法》,稳步开展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从源头上减少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开展轻微违法减免处罚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4.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加大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纠正不当或违法的行政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规范性文件异议审查申请,严格及时依法办理。
5.扎实推进监狱、戒毒所政务公开
健全完善监狱长、强制隔离戒毒所长接待日制度,每月10日公开接受群众咨询。
6.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把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加强乡村普法骨干培训,3年内为每个行政村培养5-8名“法律明白人”,提升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7.深化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活动
依托全市6个服务民营企业律师团队,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经常化,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8.全面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
进一步优化村(居)法律顾问队伍,扩大专业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覆盖面,年底前专业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比例达到80%。加快与公安机关“一村(格)一警”深度融合,与“四官”服务进村(社区)工作紧密结合。
9.健全完善公证、鉴定服务“绿色通道”
大力开展“公证创一流 护航都市圈”专项活动,不断提升公证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公证行业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实施对老弱病残当事人预约服务或公证员上门服务活动。开展“五一”劳动节为市级以上劳模免费办理公证公益服务周活动以及“重阳节”为8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公益服务月活动。降低特殊困难群体司法鉴定收费标准,对涉及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司法鉴定事项,减收不低于法定标准20%的费用。
10.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 “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活动和人民调解“化纠纷、筑防线、促发展”专项活动,及时就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