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出台措施,强力推进,并以抓实“大走访办实事”活动为载体,助推法治政府建设质效大幅提升。
为使“大走访办实事”活动扎实有效,达到法治惠民、法治福民的目标,栾川县要求“县乡两级政府联动,行业部门牵头协作”,采取“八个结合、八个提升”的推进措施。一是将“大走访办实事”与当前疫情防控“企业、商户、群众困难问题走访调研”相结合,为党委政府出台减税降租等支持政策、解决实际困难献计献策,全面提升企业、公民经济发展信心和政府担当服务职责;二是将“大走访办实事”与“万人助万企”、“放权赋能”、“放管服”改革相结合,要求领导干部分包企业,职能部门、乡镇干部深入企业一线项目建设工地等,开展“马路办公”、“现场协调”,针对疑难问题组建工作专班专项破解,为企业当好“店小二”,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切实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将“大走访办实事”与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相结合,以“八聚焦、八提升”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在深入一线调研情况解决问题锤炼能力的同时,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力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四是将“大走访办实事”与“三清两建”、“三零创建”专项治理相结合,要求县(乡)工作组重点在“清矛盾”和“春风融冰”上下工夫,真正把群众和基层的难事、愁事、揪心事彻底解决好,用情提升法治乡村和基层治理能力,为快速推进市委确定的“151”部署扫清障碍、夯实保障;五是将“大走访办实事”与行政执法能力规范、服务型执法创建相结合,在走访中征求意见建议,加大业务培训与问题整改,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管理办法及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政法干警(纪检、监察)联系企业点制度,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综合素养和政府公信力;六是将“大走访办实事”与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和“六防六促”相结合,动员党员干部和“四官”、法律志愿者等常态化深入基层,针对婚姻、家庭、赡养、宅基地、经济合同、妇女儿童等问题重点排查化解、“清仓见底”,提升农村一线源头防控作用和民转刑案件风险隐患把控主动能力;七是将“大走访办实事”与普法教育、法治政府建设宣传相结合,以“八五”普法规划启动为抓手,以宣传宪法、民法典为重点,狠抓干部、群众、青少年重点群体和学校、社区、宗教场所、网络等重点领域,在法治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创建中,夯实“谁执法谁普法 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落地,积极在走访调研中开展“菜单化”普法宣传,提升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解决问题靠法的浓厚氛围;八是将“大走访办实事”与强化公共法律服务相结合,深入实施“四官服务进村”、“四治并进”举措,整合司法资源,制度化开展进村入户法治惠民活动,充分发挥县(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人民调解组织、法律援助机构与“一村一警”、“群众评理说事点”、村(居)法律顾问、“杨来法式农村检务联络室”、“五老议事会”等微自治机构深度融合,真正把“法治惠民超市”开到群众家门口,在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的同时,提升县域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利民为民的便捷能力和栾川平安法治建设水平。
通过八项举措的持续推进,栾川县“大走访办实事”活动成绩斐然,有力有效推动和丰富了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栾川县共开展“税小兵”服务队、反电诈宣讲团、“法律企业体检”队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600余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0余万册(页),接受群众法律咨询3.8万余人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000余起,清回集体资产2768.5万元,回收集体土地27086.99亩,废止、完善集体合同400余份,征求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企业(重点项目)疑难问题40余项,化解问题楼盘4处,实施法律援助130余件,处理农村宅基地审批、企业研发(信贷)资金周转、乡村运营、国有企业困难职工诉求、北川干线公路破损严重、群众医保、农村违规发展党员等重大问题,受到了工商企业、群众的高度肯定,法治政府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快速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