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群众法治需求,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是洛阳法律援助工作的初心和决心。10月13日,《洛阳日报》专题报道了洛龙区法律援助中心纾困解难、便民惠民举措,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市民向洛龙区法律援助中心送锦旗
洛龙区法律援助中心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政治导向、为民导向、效果导向,注重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闹心事,推动实践活动落地见效,截至9月底,共办理援助案件532起,提供法律咨询2369人次。
以便民为导向,确保便捷高效
该中心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受援群众提供上门法律援助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审查时限,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以利民为目标,确保普惠均等
该中心围绕预防青少年犯罪,举办法治校园活动;围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热点问题,开展村居普法活动;围绕法治军营建设,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采取庭审旁听、受援人回访等措施,强化案件质量监管,提高办案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
以惠民为宗旨,确保合法权益
该中心将老幼弱病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援助范围,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加大农民工法律援助力度,办结相关案件69件,挽回经济损失130余万元。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