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_Microsoft 365家庭版_365bet手机网站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爱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_Microsoft 365家庭版_365bet手机网站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洛政办〔2019〕2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爱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_Microsoft 365家庭版_365bet手机网站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4月30日
爱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_Microsoft 365家庭版_365bet手机网站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决策部署,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8〕91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9〕4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方式转变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切实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新时代洛阳更加出彩。
(二)基本原则
——政策引导,协同推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货运源头企业作用,激发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行业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发力、步调一致的高效协同工作机制。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以煤炭、电解铝、矿石、钢铁、粮食、建材等为重点货物,以主攻铁路、规范公路、提升水运、发展空运、探索管道运输为重点方向,以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为重点源头,精准施策,力求实效。
——优化供给,项目带动。围绕市区及县(市、区)运输结构调整建设要求,组织实施铁路专用线建设、铁路货运服务提升、港口和工矿企业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集装箱铁水联运拓展、多式联运信息互联互通、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城市配送新能源车辆推广等重点工程。积极谋划洛阳吉利至新郑国际机场航煤管道项目,尽快确定线路路由和规划选址,力争2020年开工建设。
——标本兼治,绿色发展。统筹“油、路、车”治理,健全交通运输污染防治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取得新成效。统筹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优势,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各归其位、各尽其能、各显其优、协调发展。
(三)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市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着提高,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大幅增长。与2017年相比,全市铁路、水路货运量(含到达和发送)增加280万吨,其中铁路货运量(含到达和发送)增加260万吨,增长27%;水路货运量增长20万吨,增长28%;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25%。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铁路运输能力
1.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实施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工程,重点推进煤炭、电解铝、电力、建材、水泥、汽车制造、钢铁等大型工矿企业、大型物流园区以及交易集散基地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对爱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_Microsoft 365家庭版_365bet手机网站铁路专用线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促进铁路专用线开放共用,2019年年底前实现全市在用专用线运能、运价上网公开。规范简化铁路专用线接轨审核及行政许可手续,优化办理流程,公开办理条件、技术标准、责任部门和办理时限,提高办理效率。到2020年,新建中储洛阳物流有限公司(3.3公里,2019年12月完工)、龙泉金亨电力(7.8公里,2019年12月完工)、万基控股集团电厂(6.2公里,2020年12月完工)等铁路专用线共17.3公里;对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谋划建设新的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到80%以上;拥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铁路占比达到80%以上。
牵头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财政局、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站、洛阳车务段、龙门车务段、各县(市、区)政府。
2.加强铁路运输组织。优化铁路货运受理方式,简化受理环节,推广上门服务、线上受理等模式,对煤炭、电解铝、矿石、钢铁、粮食、建材等大宗货物敞开收货,优先保障运力供给。优化列车运行图,对年货运量50万吨以上的煤炭、焦炭等大宗货物组织开行直达列车。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站、洛阳车务段、龙门车务段、各县(市、区)政府。
3.规范铁路短驳运输。开展铁路货站等区域短驳运输市场专项治理,规范铁路货站公路短驳运输服务,推进短驳运输价格合理化,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清理无依据收费项目,纠正超标准收费,实行明码标价。优化短驳作业流程,提高班列作业效率,减少集装箱在铁路货站停留时间。优化短驳运输环境,完善限行区域车辆通行政策。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站、洛阳车务段、龙门车务段、各县(市、区)政府。
4.提升铁路货运服务水平。推进铁路部门与煤炭、矿石、钢铁等大客户签订运量运能互保协议。针对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或拥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逐企制定铁路运输方案。加强铁路货运收费管理,清理无效环节和收费,落实收费公示制度,实行“一口报价、一票核收”。建立灵活的铁路运价调整机制,根据不同的运距里程和市场状况,实行差异化、精细化的价格策略并动态调整。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站、洛阳车务段、龙门车务段。
(二)加快内河水运发展
1.加快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浪底库区黄河二期开发建设,提升航道等级,完善航道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新安县横山、云水港口连接省道314的通港公路建设。建设市区伊洛河及汝阳县前坪水库港航基础安全设施。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政府。
2.加快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加快垃圾接收、转运及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联单机制,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生活垃圾污水等接收处置能力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政府。
3.优化水路运输组织。建立航道水位保障、水上应急保障等机制,优化港口岸线规划,整治私搭乱建码头。大力开发黄河货运航线,推动煤炭、矿产等货物运输由公路向水路转移。2020年前,完善横山、云水两处货运港口基础安全及环保设施。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政府。
4.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清洁化。依法淘汰老旧船舶,推广应用标准化、清洁化船型。加快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建设,鼓励新建码头岸电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局、供电公司、各县(市、区)政府。
(三)规范公路货运发展
1.强化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严格落实《河南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健全货运车辆非法改装联合监管工作机制,杜绝非法改装货运车辆出厂上路。加大货物装载源头监管力度,重点加强矿山、水泥厂、港口、物流园区等重点源头单位货车出场(站)装载情况检查,禁止超限超载车辆出场(站)上路行驶。推进全市交通、公安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统一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坚持公路超限检测站24小时不间断执法,持续加大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执法力度。优化完善公路治超网络,2019年6月底前全市高速公路全面实施收费站入口称重检测,优化调整普通干线公路超限检测站(点)布局和功能设施,完善农村公路限高限宽保护设施,禁止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加强科技治超,到2019年,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车辆信息、治超信息资源的自动传递和交换共享,落实“一超四罚”。加强信用治超,严格落实公路治超“黑名单”制度,依法对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平均违法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5%以下,普通公路货运车辆严重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2.积极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稳步开展危险货物运输罐车、超长平板半挂车、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工作。做好既有营运车辆情况排查,建立不合规车辆数据库,引导督促货运企业制定车辆退出计划,加快更新淘汰不合规车辆。开展中置轴汽车列车示范运行,对符合节能环保、安全高效标准的货运车辆给予政策支持,促进道路货运车辆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发展。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3.推动货运行业集约高效发展。大力发展公路甩挂运输,广泛推广网络化、企业联盟、干支衔接等甩挂模式,支持创新“挂车池”服务、挂车租赁等新模式。促进“互联网+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入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到2020年,重点培育2至3家创新能力强、运营管理规范、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的无车承运人品牌。开展城市配送体系和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提升“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服务效率。建设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到2020年,培育2-3家城乡配送骨干企业。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公安局、邮政管理局、财政局。
4.大力推进绿色运输发展。突出重型柴油运输车辆整治,启动营运重型柴油货车等高排放车辆污染治理。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在主要公路口开展外埠重型柴油车尾气抽查检测。强化对运输煤炭、砂石、土方、水泥等车辆的执法监管,严查道路运输扬尘违规行为。推动全市重点用车企业及单位建设运输车辆管控门禁和视频监控系统。开展清洁油品行动,严禁运输企业和工矿企业储存、使用非标油,对货运车辆违规使用非国六油品的企业,依法从严处罚。在城市配送领域推广新能源车辆,研究制定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管理办法,统一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标识,给予优先通行便利,实现共同配送。到2020年,全市新增及更换的邮政快递、轻型物流配送及港口机场等作业车辆清洁能源车比例不低于95%,建成区物流配送车、邮政快递车辆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加快老旧车辆淘汰,2020年底前全市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财政局、邮政管理局。
5.科学实施重型车辆绕城行驶。完善全市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重型车辆跨市快速通行主通道及辅助通道的路线设计。制定干线公路城市过境路段绕行改线实施方案,加快实施路段改线工程,强化货运车辆通行管理,逐步解决重型货车穿城问题。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绕城通道路线,完善通行条件,明确国三及以下柴油车辆禁限行区域以及绕行具体路线,严控重型车辆进城。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
(四)加快多式联运发展
1.加快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加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努力培育多式联运骨干物流企业,积极引导和扶持多式联运企业联动发展。推动中亚班列,洛阳至青岛、洛阳至宁波“铁海联运班列” 实现常态化。推进洛阳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前期工作,支持中储、华晟、畅通等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项目建设。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站、各县(市、区)政府。
2.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深入推进跨区域多式联运班列高质量稳定开行,到2020年,形成一批公铁、铁水联运示范通道。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口岸办)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站、洛阳车务段、龙门车务段、各县(市、区)政府。
3.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加快我市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铁路运输企业、邮政快递企业、无车(船)承运人等延伸服务链条,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4.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开放共享。支持多式联运企业完善多式联运信息平台,推动货物在途、舱单、运单、装卸等物流信息共享并向集疏场站、合作企业延伸辐射。依托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交通运输、海关、工商等部门间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资质资格、认证认可、检验检疫、通关查验、信用评价等综合信息服务。开展多式联运货运量及运输结构调整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的探索研究。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公安局、洛阳海关、市场监督管理局、邮政管理局、统计局、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站、洛阳车务段、龙门车务段。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完善财政税费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国家关于铁路专用线、物流园区、老旧车辆淘汰、新能源汽车推广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各级财政加大对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的支持力度,统筹资金对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标准化车(船)型应用、老旧柴油车淘汰更新、多式联运枢纽建设、集装箱班列、农村物流等给予支持。各县(市、区)要研究制定鼓励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的支持政策,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
2.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纳入运输结构调整的铁路专用线、内河航运等重点项目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推进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实施并联审批,简化手续。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探索开展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大铁路专用线用地支持力度,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予以优先安排,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项目用地预审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3号)要求,对允许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建设项目和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项目,积极纳入用地预审受理范围。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审计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政府建立运输结构调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各单位落实相关政策和工作安排。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联席会议各项日常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责任分工要求,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联动,合力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各项工作开展。
(二)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各县(市、区)、各单位要把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按照“一港一策、一企一策”的要求,编制本地区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与辖区内重点工矿企业、港口和物流园区签订铁路、水路货运增量目标责任书,制定配套政策,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台账,抓好组织实施。
(三)严格督导,强化考核。市政府将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列入年度重点督查事项,对工作不力、推进较慢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严肃问责。
(四)重视宣传,凝聚合力。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实施效果跟踪评估,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调动广大运输企业的积极性,维护行业稳定,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的良好氛围。